一、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解析分为?
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用的是地址解析协议ARP。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用的协议是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二、电脑ip地址怎么与物理地址锁定?
1.
首先在电脑上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界面,然后点击“本地连接”选项。
2.
然后在出现的页面中,点击“详细信息”按钮。在详细信息界面中查看电脑的IP地址信息并进行记录。
3.
接着再点击下方的“属性”按钮,就会出现属性界面。
4.
然后在属性界面的项目栏中,点击“ipv4协议版本”。
5、
然后在出来的窗口中,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然后将ip地址及DNS服务器信息输入好,点击确定即可。这样就可以锁定电脑的IP地址了。
三、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区别和联系?
IP地址和物理地址是网络通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IP地址,也称为互联网协议地址,是用于标识网络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它是一种分层结构的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可以动态分配或静态配置。IP地址主要用于网络层的数据传输,是互联网中各个部分统一通信的基础。它可以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路由转发,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发送到目标网络的主机。物理地址,也称为硬件地址或MAC地址,是网络设备在物理层中的唯一标识。它通常由网卡制造商分配给每块网卡,并存储在网卡的ROM中。物理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地标识网络设备,并通过物理层进行数据传输。它通常由6个字节的二进制数组成,每个字节的数值范围是0到255。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作用和应用层面。IP地址主要用于网络层以上的数据传输,是一种逻辑地址,而物理地址则用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是网络设备在物理层中的唯一标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IP地址需要进行路由转发,而物理地址则不需要,因为它是在同一局域网内进行传输的。此外,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用于网络通信中标识和寻址的机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IP地址和物理地址会相互转换。当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时,源主机会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并通过物理层发送到目标主机。目标主机接收到数据包后,会将其中的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以便上层的协议能够处理。总之,IP地址和物理地址是网络通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层面。IP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用于网络层以上的数据传输,而物理地址则是网络设备在物理层中的唯一标识,用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IP地址和物理地址会相互转换。
四、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一、定义不同
1、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
2、物理地址:网卡物理地址存储器中存储单元对应实际地址称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对应。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写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二、协议不同
1、IP地址:IP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2、物理地址:局域网通过为网卡分配一个硬件地址来标识一个联网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所谓物理地址是指固化在网卡EPROM中的地址,这个地址应该保证在全网是唯一的。IEEE注册委员会为每一个生产厂商分配物理地址的前三字节,即公司标识。
后面三字节由厂商自行分配,一个厂商获得一个前三字节的地址可以生产的网卡数量是16777216块。而一块网卡对应一个物理地址。
三、用途不同
1、IP地址: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2、物理地址: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比如,著名的以太网卡,其物理地址大小是48bit(比特位),前24位是厂商编号,后24位为网卡编号,如:44-45-53-54-00-00,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存入主机接口中。
五、IP地址和物理地址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不同
1、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
2、物理地址:网卡物理地址存储器中存储单元对应实际地址称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对应。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写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二、协议不同
1、IP地址:IP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2、物理地址:局域网通过为网卡分配一个硬件地址来标识一个联网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所谓物理地址是指固化在网卡EPROM中的地址,这个地址应该保证在全网是唯一的。IEEE注册委员会为每一个生产厂商分配物理地址的前三字节,即公司标识。
后面三字节由厂商自行分配,一个厂商获得一个前三字节的地址可以生产的网卡数量是16777216块。而一块网卡对应一个物理地址。
三、用途不同
1、IP地址: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2、物理地址: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比如,著名的以太网卡,其物理地址大小是48bit(比特位),前24位是厂商编号,后24位为网卡编号,如:44-45-53-54-00-00,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存入主机接口中。
六、硬件地址,物理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
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只要你不去更改自己的MAC地址,那么你的MAC地址在世界是惟一的。
七、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用这两种?
一、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
1、长度的区别:
物理地址即硬件地址,由48bit构成;IP地址由32bit组成,是逻辑地址。
2、放置位置的区别:
IP地址放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3、使用的区别:
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二、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的原因
在IP 层抽象的互连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 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进行选路。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我们看到的只是MAC 帧,IP 数据报被封装在MAC帧里面。MAC 帧在不同的网络上传送时,其MAC 帧的首部是不同的。
这种变化,在上面的IP 层上是看不到的。每个路由器都有IP 地址和硬件地址。使用IP 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但IP 层抽象的互连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 地址进行通信。
八、mc地址与ip地址的区别?
mac地址是电脑的唯一性标志,IP地址是个虚拟的东西。
九、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1. 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1.1 IP地址
IP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IP地址称为逻辑地址,是因为IP地址是用软件实现的。IP地址是网络层及其以上各层(包括运输层、应用层等)使用的地址。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1.2 硬件地址
硬件地址是一种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称为物理地址,是因为硬件地址是用硬件实现的。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硬件地址放在MAC帧的首部。
2. 数据中的IP地址与硬件地址
2.1 发送数据
在发送数据时,数据从高层下到低层,然后才到通信链路上传输。使用IP地址的IP数据报一旦交给了数据链路层,就被封装成MAC帧了。MAC帧在传送时使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是硬件地址,这两个硬件地址都写在MAC帧的首部。当IP数据报放入到数据链路层的MAC帧中以后,整个IP数据报就成了MAC帧的数据部分,因而在数据链路层看不见IP数据报的IP地址。
2.2 接收数据
在接收数据时,数据从低层上到高层。连接在通信链路上的设备(主机或路由器)在接收MAC帧时,其根据是MAC帧首部的硬件地址。在数据链路层看不见隐藏在MAC帧的数据中的IP地址。只有在剥去MAC帧的首部和尾部后,把MAC帧的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后,网络层才能在IP数据报的首部中找到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十、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交换机的二层通信的寻址是基于mac - 端口 表的,所谓二层通信就是通信的终端都在同一个LAN(局域网)上
IP地址用于跨网通信,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包需要通过网关(路由)转发,发送的数据包里封装了设备自己的IP和对方(目的)的IP,网关(路由器)上维护了一个路由表,数据包到达网关会解析里面的目的IP然后根据目的IP在路由表里找到应该转发的去向比如说端口或另外一台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