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IP地址由网络层协议规定称为?

芯岁网络 2024-12-05 18:19 0 0条评论

一、IP地址由网络层协议规定称为?

IP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的缩写,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

设计IP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一是解决互联网问题,实现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根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

二、协议ip地址如何设置网络连接?

在设置网络连接时,首先需要确定协议IP地址。IP地址是一种用于识别和定位计算机和设备的数字地址。要设置网络连接的IP地址,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打开计算机或设备的网络设置界面,通常在操作系统的控制面板或设置菜单中。

然后,选择网络连接选项,可能是以太网、Wi-Fi或蓝牙等。

在网络连接属性中,选择IPv4或IPv6协议,根据网络提供商或网络管理员的要求进行设置。

可选择手动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或者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根据网络需求,输入相应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保存设置。

完成后,计算机或设备将使用新的IP地址来进行网络连接。

三、用于域名和ip地址转换的网络协议是什么?

是dns这个协议,它是用来传送dns数据包,dns服务器(其实是一个dns进程或者理解为一台主机)是用来解释dns数据包的。所以,用于解析域名的协议是dns,但dns不是系统,可理解为dns协议或者dns服务器(主机)

四、ip地址就是ip协议吗?

IP地址就是一个地址和IP协议没有直接关系是两回事情

五、在IP网络中,从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采用______协议?

ARP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

ARP原理:某机器A要向主机B发送报文,会查询本地的ARP缓存表,找到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后,就会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未找到,则广播A一个ARP请求报文(携带主机A的IP地址Ia——物理地址Pa),请求IP地址为Ib的主机B回答物理地址Pb。网上所有主机包括B都收到ARP请求,但只有主机B识别自己的IP地址,于是向A主机发回一个ARP响应报文。其中就包含有B的MAC地址,A接收到B的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接着使用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由网卡附加MAC地址)。因此,本地高速缓存的这个ARP表是本地网络流通的基础,而且这个缓存是动态的。

ARP协议并不只在发送了ARP请求才接收ARP应答。当计算机接收到ARP应答数据包的时候,就会对本地的ARP缓存进行更新,将应答中的IP和MAC地址存储在ARP缓存中。因此,当局域网中的某台机器B向A发送一个自己伪造的ARP应答,而如果这个应答是B冒充C伪造来的,即IP地址为C的IP,而MAC地址是伪造的,则当A接收到B伪造的ARP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这样在A看来C的IP地址没有变,而它的MAC地址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由于局域网的网络流通不是根据IP地址进行,而是按照MAC地址进行传输。所以,那个伪造出来的MAC地址在A上被改变成一个不存在的MAC地址,这样就会造成网络不通,导致A不能Ping通C!这就是一个简单的ARP欺骗。

六、网络地址和ip地址区别?

网络地址是IP地址的一部分,代表一个子网。

1.IP地址可以视为网络标识号码与主机标识号码两部分,因此IP地址可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s)则是互联网上的节点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可对节点进行寻址。

2.接着来具体了解一下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全称为网际协议地址,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它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3.IP地址的分类:A类IP地址:由1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C类IP地址: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 1111。

七、ip协议将ip地址分为几类?

在ip协议中ip地址共分为5类,分别是A、B、C、D、E五类。

A类地址(1.0.0.0-126.255.255.255)用于最大型的网络,该网络的节点数可达16777216个。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一般用于中等规模网络。

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一般用于小型网络。

D类地址(224.0.0.0-239.255.255.255)一般用于多路广播用户 。是多播地址。该类IP地址的最前面为“1110”,所以地址的网络号取值于224~239之间。

E类地址(240.0.0.0-255.255.255.254)是保留地址。

八、电脑协议ip地址设置?

首先,打开电脑,在桌面任务栏处点击网线联网的标志,点击展开。

展开以后,点击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准备进行设置。

接下来,找到本地连接字样,点击打开。

打开以后,在新窗口点击属性,展开查看。

在新窗口的更多子选项中点击Internet协议(TCP/IPv4),双击开始设置IP地址。

然后,选择并输入数字。具体数字按照下方要求来:IP地址填写,192.192.192.x;子网掩码填写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填写192.192.192.x;首选服务器和备用DNS服务器,

最后退出保存,看电脑是否已经连接上网。

九、实现从域名到ip地址解析的网络协议?

采用的策略是域名解析系统DNS(Demain Name System)用户与因特网某个主机通信时,32位的IP地址不太容易记忆。 所以用可记的域名代替IP地址, 通过DNS协议将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地址。

因特网的DNS被设计成为一个联机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域名结构域名的结构是一个树结构。根节点为根域名。第二层为顶级域名(按国家区分)第三层为二级域名第四层为三级域名底层为四级域名域名解析过程:

第一步: 客户端退出域名解析请求, 将该请求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第二步: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 先查询本地缓存,若有缓存, 直接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第三步:若本地无缓存,则本地域名服务器直接将请求发送给根域名服务器。然后根域名服务器返回给本地一个子域名服务器。

第四步:本地域名服务器重定向返回的子域名服务器。向子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 子域名服务器接收请求后,查询自己的缓存, 如果没有,则返回相关的下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第五步:重复第四步,直到找到正确的记录。

第六步:本地域名服务器把返回的结果保存到缓存中,以备下次使用。同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十、怎么判断ip地址和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是IP地址的一部分,代表一个子网。 IP地址可以视为网络标识号码与主机标识号码两部分,因此IP地址可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s)则是互联网上的节点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可对节点进行寻址。 IP地址是在互联网上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为每个计算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这样不但能够对计算机进行识别,还能进行信息共享。

internet 的每一台服务器或主机有单一的IP网间协议地址号,简称IP地址。 IP地址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其中网络号用于识别网络,主机号用语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直接使用IP地址就可以访问INTERNEI中的主机。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全称为网际协议地址,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 它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