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ysql复制表
MySQL复制表的使用指南
MySQL是一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了许多功能强大的特性以满足不同的数据处理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复制表的功能,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不损失数据的情况下快速创建新的表格副本。本文将引导您了解MySQL复制表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最佳实践建议。
复制表的基本语法
要复制表格,您可以使用以下的MySQL语句:
CREATE TABLE 新表名 LIKE 原表名;其中,新表名是您想要创建的新表的名称,原表名是您想要复制的原始表的名称。
此语句将会创建一个与原表结构相同的新表,但不包含任何数据。如果您想要复制原始表的数据到新表中,可以使用下面的语句:
INSERT INTO 新表名 SELECT * FROM 原表名;
这将会将原始表中的所有行数据复制到新表中。
复制表时的注意事项
在复制表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 表名唯一性:请确保您给新表指定一个唯一的名称,以免与现有表发生冲突。
- 数据一致性:在复制表的过程中,确保原表和新表之间的数据保持一致。
- 索引和约束:复制表时,请注意原表中的索引和约束是否也需要复制到新表中。
- 权限:确保在执行复制表的操作时,您拥有足够的权限。
最佳实践建议
以下是一些复制表的最佳实践建议,可以提高您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 命名清晰:为新表选择一个具有描述性的名称,以便在日后能够轻松理解表的用途。
- 仅复制必要字段:如果原表中有许多不必要的字段,建议仅复制那些您需要的字段,以减少数据冗余。
- 手动更新索引:在复制表后,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动更新索引以保持数据一致性。
- 备份原表:在复制表之前,备份原表的数据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以防不可预见的错误发生。
应用实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演示如何使用MySQL复制表。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employees
的表,它包含员工的个人信息。我们想要创建一个新的表employees_backup
来备份数据。
首先,我们使用以下语句创建新表:
CREATE TABLE employees_backup LIKE employees;
这将创建一个与原表employees
相同结构的新表employees_backup
。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将原表中的数据复制到新表中:
INSERT INTO employees_backup SELECT * FROM employees;
现在,您可以通过查询employees_backup
表来查看复制的数据了。
总结
MySQL的复制表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方法来创建表格副本。在使用复制表时,务必注意数据一致性、索引和约束的更新,以及权限的管理。遵循最佳实践建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数据质量。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和使用MySQL复制表功能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二、服务器怎么允许复制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服务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站提供了稳定和可靠的服务。然而,对服务器进行复制可能是必要的,无论是为了备份数据还是为了实现负载均衡。
那么,如何允许服务器进行复制?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服务器复制的不同方法和实践。
1. 冷备份
冷备份是服务器复制的一种常见方法。它涉及到在复制过程中暂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服务器停止对外提供服务,并且在此期间进行备份操作。
通常,使用冷备份的情况是当服务器的工作负载相对较轻或者在非关键时间段。这样做的好处是备份过程不会对用户产生任何影响,并且数据的一致性相对较高。
然而,冷备份也有一些潜在的缺点。由于服务器在备份期间停止对外提供服务,这可能导致一些短期的中断。此外,备份操作本身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确保备份过程不会影响到后续正常的服务器运行。
2. 热备份
与冷备份相反,热备份是在服务器正常运行时进行的复制操作。这意味着服务器可以继续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需中断。
热备份通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复制过程的无缝性。例如,使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可以实时地将数据从主服务器复制到备份服务器,以保持数据的同步。
相对于冷备份,热备份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高的可用性和实时性。服务器可以持续对外提供服务,用户几乎不会察觉到备份过程的存在。同时,对于关键业务应用程序来说,热备份是一种更可靠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服务中断的风险。
3. 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是一种仅备份更改或新增数据的备份策略。与全量备份相比,增量备份可以大大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存储空间。
增量备份的工作原理是只备份与上一次备份之间发生变化的数据。初始备份会保存所有数据,而后续备份仅备份与上一次备份之间有变化的数据块。这种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备份过程的时间和带宽需求,同时提供相对较小的备份文件。
然而,增量备份也有一些挑战。恢复数据时需要按照备份的顺序进行逐个还原,同时,如果有多个增量备份,则需要先恢复完整的初始备份,然后逐个恢复增量备份。这增加了恢复过程的复杂性。
4. RAID技术
RAID(冗余独立磁盘阵列)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来提高存储性能和数据冗余的方法。使用RAID技术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复制和容错功能。
RAID技术有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例如:
- RAID 0:通过数据分割和并行读写,提高存储性能。
- RAID 1:通过镜像备份,实现数据冗余和高可用性。
- RAID 5:通过分布式奇偶校验,实现数据冗余和容错性。
- RAID 10:通过将RAID 1和RAID 0组合,实现数据冗余和高性能。
使用RAID技术的服务器可以在硬盘故障时继续正常运行,而不会对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产生太大的影响。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RAID控制器会将数据从其他可用硬盘中恢复,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5. 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
除了以上提到的备份机制和RAID技术,还可以使用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来实现服务器的复制。这些工具可以将文件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并确保文件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可以在多个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复制和同步操作。例如,可以使用rsync工具将文件从源服务器同步到目标服务器,并确保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于实现文件级别的复制和同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不同于备份机制。备份通常是定期进行的,而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可以实时或按需执行。因此,在选择适合的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衡量它们的优缺点。
总结
服务器复制是保障数据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实施适当的服务器复制策略,可以防止因硬件故障、人为错误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的数据丢失和服务中断。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服务器复制方法,包括冷备份、热备份、增量备份、RAID技术以及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复制策略需要综合考虑数据一致性要求、可用性需求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服务器复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定期进行备份的计划和测试也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备份机制的有效性和可恢复性。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服务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站提供了稳定和可靠的服务。然而,对服务器进行复制可能是必要的,无论是为了备份数据还是为了实现负载均衡。 那么,如何允许服务器进行复制?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服务器复制的不同方法和实践。 ## 1. 冷备份 冷备份是服务器复制的一种常见方法。它涉及到在复制过程中暂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服务器停止对外提供服务,并且在此期间进行备份操作。 通常,使用冷备份的情况是当服务器的工作负载相对较轻或者在非关键时间段。这样做的好处是备份过程不会对用户产生任何影响,并且数据的一致性相对较高。 然而,冷备份也有一些潜在的缺点。由于服务器在备份期间停止对外提供服务,这可能导致一些短期的中断。此外,备份操作本身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确保备份过程不会影响到后续正常的服务器运行。 ## 2. 热备份 与冷备份相反,热备份是在服务器正常运行时进行的复制操作。这意味着服务器可以继续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需中断。 热备份通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复制过程的无缝性。例如,使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可以实时地将数据从主服务器复制到备份服务器,以保持数据的同步。 相对于冷备份,热备份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高的可用性和实时性。服务器可以持续对外提供服务,用户几乎不会察觉到备份过程的存在。同时,对于关键业务应用程序来说,热备份是一种更可靠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服务中断的风险。 ## 3. 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是一种仅备份更改或新增数据的备份策略。与全量备份相比,增量备份可以大大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存储空间。 增量备份的工作原理是只备份与上一次备份之间发生变化的数据。初始备份会保存所有数据,而后续备份仅备份与上一次备份之间有变化的数据块。这种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备份过程的时间和带宽需求,同时提供相对较小的备份文件。 然而,增量备份也有一些挑战。恢复数据时需要按照备份的顺序进行逐个还原,同时,如果有多个增量备份,则需要先恢复完整的初始备份,然后逐个恢复增量备份。这增加了恢复过程的复杂性。 ## 4. RAID技术 RAID(冗余独立磁盘阵列)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来提高存储性能和数据冗余的方法。使用RAID技术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复制和容错功能。 RAID技术有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例如: - **RAID 0:**通过数据分割和并行读写,提高存储性能。 - **RAID 1:**通过镜像备份,实现数据冗余和高可用性。 - **RAID 5:**通过分布式奇偶校验,实现数据冗余和容错性。 - **RAID 10:**通过将RAID 1和RAID 0组合,实现数据冗余和高性能。 使用RAID技术的服务器可以在硬盘故障时继续正常运行,而不会对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产生太大的影响。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RAID控制器会将数据从其他可用硬盘中恢复,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 5. 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 除了以上提到的备份机制和RAID技术,还可以使用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来实现服务器的复制。这些工具可以将文件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并确保文件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可以在多个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复制和同步操作。例如,可以使用rsync工具将文件从源服务器同步到目标服务器,并确保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于实现文件级别的复制和同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不同于备份机制。备份通常是定期进行的,而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可以实时或按需执行。因此,在选择适合的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衡量它们的优缺点。 ## 总结 服务器复制是保障数据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实施适当的服务器复制策略,可以防止因硬件故障、人为错误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的数据丢失和服务中断。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服务器复制方法,包括冷备份、热备份、增量备份、RAID技术以及文件复制和同步工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复制策略需要综合考虑数据一致性要求、可用性需求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服务器复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定期进行备份的计划和测试也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备份机制的有效性和可恢复性。三、服务器怎么复制建筑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服务器的作用不可小觑。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个人,我们都需要服务器来存储数据、搭建网站和进行各种计算任务。然而,当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与现有服务器相同的环境时,复制建筑一个服务器就变得非常重要。那么,服务器怎么复制建筑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步骤。
1. 备份服务器
在复制建筑一个服务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备份原始服务器上的数据和配置。数据备份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例如使用内置工具、第三方备份软件或云备份等。无论选择何种方式,确保备份完整并能够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2. 选择合适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服务器的复制建筑需要合适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在选择硬件时,要考虑到原始服务器的配置和性能要求。确保新服务器与原服务器相同或更好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容量。另外,在选择操作系统时,要确保新服务器使用与原服务器相同的操作系统版本和类型,以便保持软件和配置的兼容性。
3. 复制服务器配置
一旦新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准备好,接下来就是复制服务器的配置。配置主要包括网络设置、用户账户、服务和应用程序等。为了确保复制的准确性,可以参考原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和文档进行逐项配置。确保在配置过程中注意检查和更正任何可能存在的错误。
4. 迁移数据
完成服务器配置后,就可以开始迁移数据了。数据迁移是将原服务器中的数据复制到新服务器的过程。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使用备份和恢复工具、文件传输协议(FTP)或基于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RSYNC)。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测试和验证
一旦数据迁移完成,就是时候进行测试和验证了。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监控工具来确保新服务器的性能、可用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应该测试服务器上的各种服务和应用程序,确保它们与原服务器的功能相同,并正确运行。如果发现任何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6. 切换和更新
完成测试和验证后,就可以进行服务器切换了。将原服务器停机,并将新服务器与网络连接,确保所有流量正确地重定向到新服务器。在切换过程中,要确保所有相关的DNS记录和配置都已更新,以确保访问者可以正确地访问新服务器上的网站和服务。
7. 监控和维护
完成服务器切换并将新服务器投入运行后,并不代表工作结束了。持续的监控和维护是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行的关键。可以使用各种监控工具来监测服务器的性能和可用性,并定期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例如软件更新、安全补丁和系统优化等。
8. 文档和备份
最后,不要忘记记录新服务器的配置和相关的文档。这些文档将对日后的服务器管理和维护工作非常有用。而备份也是不可或缺的。定期备份服务器上的数据和配置,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数据丢失。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复制建筑一个服务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服务器都是独特的,因此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希望本文对大家理解服务器复制建筑提供了一些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留言与我们分享。谢谢!
四、mysql 批量复制字段
MySQL批量复制字段的实现方法详解
在进行数据库操作时,有时候我们需要将某个表的字段数据复制到另一个表,或者同一个表中不同的字段之间进行复制。这时就需要用到MySQL的批量复制字段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MySQL批量复制字段的实现方法,帮助您快速高效地完成数据复制操作。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MySQL并没有直接提供批量复制字段的指令,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操作实现这一功能。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
方法一:使用INSERT INTO SELECT语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SELECT语句选取源字段,然后使用INSERT INTO语句将数据插入目标字段中。例如:
INSERT INTO target_table (target_column) SELECT source_column FROM source_table WHERE condition;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源表指定字段的数据批量复制到目标表的相应字段中。
-
方法二:使用UPDATE语句
如果需要在同一表中不同字段之间进行复制,可以使用UPDATE语句实现。例如:
UPDATE target_table SET target_column = ( SELECT source_column FROM source_table WHERE condition ) WHERE condition;
通过以上UPDATE语句,可以将源字段数据批量更新到目标字段中。
-
方法三:使用INSERT INTO VALUES语句
如果只需要复制某个固定的数值到目标字段中,可以使用INSERT INTO VALUES语句。例如:
INSERT INTO target_table (target_column) VALUES (SELECT source_column FROM source_table WHERE condition );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一数值的复制。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MySQL批量复制字段的方法,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完成数据复制操作。在进行操作时,请注意数据表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数据错乱或丢失的情况发生。
希望本文能对您在MySQL数据复制方面的操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其他数据库操作问题,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
五、mysql 复制已有字段
MySQL 数据库:复制已有字段的方法
在 MySQL 数据库管理中,复制已有字段是一个常见的需求。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现有的表格中添加一个新字段,但又想保留旧字段的数据,这时候复制已有字段就派上用场了。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MySQL 的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
步骤一:创建新字段
首先,我们需要在目标表格中创建一个新字段。假设我们想要复制字段 `old_field`,并将其命名为 `new_field`。我们可以使用以下 SQL 命令来添加新字段: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new_field VARCHAR(255);
这个命令将在 `table_name` 表格中添加一个名为 `new_field` 的 VARCHAR 类型字段,长度为 255。
步骤二:复制已有字段的数据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旧字段 `old_field` 中的数据复制到新字段 `new_field` 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 SQL 命令来实现:
UPDATE table_name SET new_field = old_field;
这个命令将会将 `table_name` 表格中 `old_field` 字段的数据复制到 `new_field` 字段中。请确保新字段的数据类型与旧字段相匹配,以避免数据丢失或格式错误。
步骤三:验证复制结果
完成数据复制后,我们可以通过查询来验证新字段中的数据是否正确复制。可以使用以下 SQL 命令来检查新字段 `new_field` 中的数据:
SELECT new_field FROM table_name;
运行这个命令将返回 `table_name` 表格中 `new_field` 字段的数据,以确认复制操作是否成功。
注意事项
- 在复制字段数据时,务必确保数据类型一致,以避免数据丢失或格式错误。
- 在复制后,请记得更新任何相关的查询或应用程序,以使用新字段信息。
- 进行任何数据库操作前,请务必备份重要数据,以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 MySQL 数据库中复制已有字段,并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顺利完成复制字段的操作。
六、MySQL数据库复制:如何使用MySQL复制数据库
什么是MySQL数据库复制?
MySQL数据库复制是指在MySQL数据库中创建完全相同的副本。这使得可以在不影响原始数据库的情况下,对副本数据库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
为什么需要复制数据库?
数据库复制有许多用途,包括:
- 备份:创建数据库的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 负载均衡:将读取操作分散到不同的数据库副本,以改善性能。
- 灾难恢复:在原始数据库受到损坏或不可用时,可以立即切换到副本数据库。
如何在MySQL中复制数据库?
在MySQL中,可以使用以下步骤复制数据库:
- 创建一个空的数据库副本,例如使用
CREATE DATABASE new_database;
命令。 - 将原始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到副本数据库中。可以使用
CREATE TABLE new_database.table_name SELECT * FROM original_database.table_name;
来实现。 - 复制完整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索引、触发器等。
- 在需要的时候,更新副本数据库,以保持与原始数据库同步。
MySQL数据库复制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数据库复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主从复制:在MySQL中,常用的复制方式是主从复制,即从一个主数据库向多个从数据库复制数据。需要谨慎设置主从关系和确保数据同步。
- 网络带宽:复制大型数据库可能需要大量的网络带宽,需要在复制过程中考虑网络性能。
- 数据一致性:需要确保数据库复制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数据一致性的问题,特别是在写入操作和并发访问时。
感谢您阅读本文,通过本文您可以学会如何在MySQL中复制数据库,并了解数据库复制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七、mysql主从复制原理?
MySQL的主从复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是一种数据同步技术,它允许将一个MySQL数据库(主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一个或多个MySQL数据库(从服务器)。这种架构对于实现高性能、高可用性和故障恢复非常有用。
主从复制的原理如下:
1.主服务器上的数据修改操作(INSERT、UPDATE、DELETE等)会被记录在一个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中。这些日志包含了数据修改的详细信息。
2.从服务器通过读取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来获取最新的数据修改。这些操作被应用到从服务器的本地数据库中,从而实现与主服务器的数据同步。
3.从服务器与主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定期检查主服务器上的二进制日志位置,以确保从服务器上的数据是最新的。
主从复制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服务器上配置主从复制。这通常涉及到编辑主服务器的配置文件,指定用于复制的用户和密码,以及启用二进制日志。
从服务器连接到主服务器,并请求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和位置。
主服务器将当前二进制日志文件的位置发送给从服务器,以便从服务器可以从该位置开始读取日志。
从服务器开始读取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并将其中包含的修改操作应用到其本地数据库中。
一旦从服务器应用了所有的修改操作,它就会将自身的状态更新到主服务器上,以便主服务器知道从服务器已经与主服务器保持同步。
通过这种方式,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实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和数据备份等应用场景。
八、mysql全同步复制原理?
当数据变化时触发同步指令将变化的数据发送到从数据库由其进行更新
九、MySQL复制机制原理讲解?
流程如下:
1.主:binlog线程——记录下所有改变了数据库数据的语句,放进master上的binlog中;
2.从:io线程——在使用startslave之后,负责从master上拉取binlog内容,放进自己的relaylog中;
3.从:sql执行线程——执行relaylog中的语句;这是黑马程序员讲师的讲义,你可以动手操作一下下。
十、mysql 5.6.14主从复制(也称mysql AB复制)环境配置方法?
MySQL支持单向、异步复制,复制过程中一个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而一个或多个其它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主服务器将更新写入二进制日志文件,并维 护日志文件的一个索引以跟踪日志循环。当一个从服务器连接到主服务器时,它通知主服务器从服务器在日志中读取的最后一次成功更新的位置。从服务器接收从那 时起发生的任何更新,然后封锁并等待主服务器通知下一次更新。 为什么使用主从复制? 1、主服务器/从服务器设置增加了健壮性。主服务器出现问题时,你可以切换到从服务器作为备份。 2、通过在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之间切分处理客户查询的负荷,可以得到更好的客户响应时间。但是不要同时在主从服务器上进行更新,这样可能引起冲突。 3、使用复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用一个从服务器执行备份,而不会干扰主服务器。在备份过程中主服务器可以继续处理更新。 MySQL使用3个线程来执行复制功能(其中1个在主服务器上,另两个在从服务器上。当发出START SLAVE时,从服务器创建一个I/O线程,以连接主服务器并让主服务器发送二进制日志。主服务器创建一个线程将二进制日志中的内容发送到从服务器。从服 务器I/O线程读取主服务器Binlog Dump线程发送的内容并将该数据拷贝到从服务器数据目录中的本地文件中,即中继日志。第3个线程是SQL线程,从服务器使用此线程读取中继日志并执行日 志中包含的更新。SHOW PROCESSLIST语句可以查询在主服务器上和从服务器上发生的关于复制的信息。 默认中继日志使用host_name-relay-bin.nnnnnn形式的文件名,其中host_name是从服务器主机名,nnnnnn是序 列号。用连续序列号来创建连续中继日志文件,从000001开始。从服务器跟踪中继日志索引文件来识别目前正使用的中继日志。默认中继日志索引文件名为 host_name-relay-bin.index。在默认情况,这些文件在从服务器的数据目录中被创建。中继日志与二进制日志的格式相同,并且可以用 mysqlbinlog读取。当SQL线程执行完中继日志中的所有事件后,中继日志将会被自动删除。 从服务器在数据目录中另外创建两个状态文件--master.info和relay-log.info。状态文件保存在硬盘上,从服务器关闭时不会丢失。下次从服务器启动时,读取这些文件以确定它已经从主服务器读取了多少二进制日志,以及处理自己的中继日志的程度。 设置主从复制: 1、确保在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上安装的MySQL版本相同,并且最好是MySQL的最新稳定版本。 2、在主服务器上为复制设置一个连接账户。该账户必须授予REPLICATION SLAVE权限。如果账户仅用于复制(推荐这样做),则不需要再授予任何其它权限。 mysql>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 TO 'replication'@'%.yourdomain.com' IDENTIFIED BY 'slavepass'; 3、执行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语句清空所有表和块写入语句: mysql>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保持mysql客户端程序不要退出。开启另一个终端对主服务器数据目录做快照。 shell> cd /usr/local/mysql/ shell> tar -cvf /tmp/mysql-snapshot.tar ./data 如果从服务器的用户账户与主服务器的不同,你可能不想复制mysql数据库。在这种情况下,应从归档中排除该数据库。你也不需要在归档中包括任何日志文件或者master.info或relay-log.info文件。 当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所置读锁定有效时(即mysql客户端程序不退出),读取主服务器上当前的二进制日志名和偏移量值: mysql > SHOW MASTER STATUS; +---------------+----------+--------------+------------------+ |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 | mysql-bin.003 | 73 | test | manual,mysql | +---------------+----------+--------------+------------------+ File列显示日志名,而Position显示偏移量。在该例子中,二进制日志值为mysql-bin.003,偏移量为73。记录该值。以后设置从服务器时需要使用这些值。它们表示复制坐标,从服务器应从该点开始从主服务器上进行新的更新。 如果主服务器运行时没有启用--logs-bin,SHOW MASTER STATUS显示的日志名和位置值为空。在这种情况下,当以后指定从服务器的日志文件和位置时需要使用的值为空字符串('')和4. 取得快照并记录日志名和偏移量后,回到前一中端重新启用写活动: mysql> UNLOCK TABLES; 4、确保主服务器主机上my.cnf文件的[mysqld]部分包括一个log-bin选项。该部分还应有一个server-id=Master_id选项,其中master_id必须为1到232–1之间的一个正整数值。例如: [mysqld] log-bin server-id=1 如果没有提供那些选项,应添加它们并重启服务器。 5、停止从服务器上的mysqld服务并在其my.cnf文件中添加下面的行: [mysqld] server-id=2 slave_id值同Master_id值一样,必须为1到232–1之间的一个正整数值。并且,从服务器的ID必须与主服务器的ID不相同。 6、将数据备据目录中。确保对这些文件和目录的权限正确。服务器 MySQL运行的用户必须能够读写文件,如同在主服务器上一样。 Shell> chown -R mysql:mysql /usr/local/mysql/data 7、启动从服务器。在从服务器上执行下面的语句,用你的系统的实际值替换选项值: mysql> CHANGE MASTER TO -> MASTER_HOST='master_host_name', -> MASTER_USER='replication_user_name', -> MASTER_PASSWORD='replication_password', -> MASTER_LOG_FILE='recorded_log_file_name', -> MASTER_LOG_POS=recorded_log_position; 8、启动从服务器线程: mysql> START SLAVE; 执行这些程序后,从服务器应连接主服务器,并补充自从快照以来发生的任何更新。 9、如果出现复制错误,从服务器的错误日志(HOSTNAME.err)中也会出现错误消息。 10、从服务器复制时,会在其数据目录中发现文件master.info和HOSTNAME-relay-log.info。从服务器使用这两个文 件跟踪已经处理了多少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不要移除或编辑这些文件,除非你确切知你正在做什么并完全理解其意义。即使这样,最好是使用CHANGE MASTER TO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