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战争史?
四次.
1.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2.
2. ZY边境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3.
3.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4.
4.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
二、以色列战争史?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建国以来面临的局面最为危及的一次战争,这场在以色列建国后第一天发生的战争,虽然以以色列获胜并占据巴勒斯坦地区约80%的土地、战后实控面积超过巴以分治决议规定的犹太人控制面积6700多平方公里告终,然而在战争第一阶段以色列却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由于兵力和技术装备有压倒性优势,阿拉伯联军在交战初期攻城略地、甚至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以色列面临刚建国即亡国的危险。
可以说,如果不是美国和苏联插手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明确支持以色列、并要求双方停火,以色列根本就不会有机会整编军队、购买武器装备、调整战略部署来应对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可以说,如果不是阿拉伯联军在战争初期的进攻出现了一些问题、阿拉伯国家能获得外部支持继续发起军事行动的话,没有喘息之机的以色列或许早就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而以色列侵占周边土地面积最大的一次,当然是第三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可以说是以色列从“创业”到“发家”的转型之战,在短短十天之内,以色列通过先发制人的闪电式突袭抢占了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多达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实现了侵占加沙、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三大战略性目标。
应该说,从军事角度来看,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筹划缜密、行动果断、效果显著、体现了高技术条件下快速机动作战的强大效益,但因此造成的后果对于整个中东地区来说却是灾难性的。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和战后驱逐了大量占领区内的居民,这造成了冷战期间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同时,对夺占地区的持续性侵占使得以色列失去了与周边国家缓和关系的机遇,特别是对戈兰高地的占领使得本来就十分紧张的以叙关系彻底破裂,双方不但在其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中大打出手,未发生大规模交火的时期也冲突不断,其造成的恶劣后果时至今日也没有缓解。
不过有意思的是,以色列却主动把西奈半岛交还给了埃及。这是以色列做得比较正确的一件事情,以色列把西奈半岛交还给埃及,是有条件的。首先,埃及不能在西奈半岛成建制的部署大量军队,其次,埃及要承认以色列。这对于埃及而言,并不会失去什么,但是对于以色列而言,却获得了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支持,也缓解了自己和埃及之间的紧张关系。
以色列现在最大的矛盾点依然是自己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问题,但是随着美国经营中东尤其是波斯湾多年,很多海湾国家也开始和以色列交流。以色列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关系,今年爆发的火箭弹规模性打击,对以色列而言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然而,双方似乎依然没有找到永久避免战争的方法。
三、俄罗斯战争史?
俄国历史上的十次俄土战争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第一次俄土战争(1676年-1681年)
第一次俄土战争,这是沙皇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间第一次较为重要的战争,为争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沙皇俄国同土耳其发生的战争。
1676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战争持续5年,双方都没能分出胜负,于1681年签署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沙皇俄国对第涅伯河左岸地区的统治。
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年-1700年)
1683年7月土军围困维也纳。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结成反奥斯曼帝国的“神圣同盟”,1686年俄国加盟。1695年及1696年俄皇彼得一世两度进攻亚速海,被奥斯曼帝国与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的联军击败。1697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进行的泽特战役中大胜土军,俄军占领了顿河河口。
战争的结局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俄国获得亚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第一个出海口。
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年-1713年)
1710年,土耳其军遂北伐,收复顿河河口,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军队的重围。
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其被迫放弃亚速,并需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统治。
四、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真伪?
关于这个问题,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古希腊历史著作,记述了公元前431年至404年之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战争。该著作由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被认为是古希腊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真实性,学界存在一些争议。一方面,希罗多德是古希腊历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在当时被广泛接受,并且很多后来的历史学家在研究伯罗奔尼撒战争时都以他的著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希罗多德的著作并非完全客观,他在叙述事件时可能存在一些主观偏见和夸大。此外,由于著作的史料来源较为有限,一些细节可能存在误解或争议。
总的来说,尽管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其局限性和争议,但在研究古希腊历史和伯罗奔尼撒战争时,它仍然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学者们通常会综合考虑其他史料和证据,以及对希罗多德著作的批判性分析,来得出更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五、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间?
伯罗奔尼撒战争总持续时间
前431年–前404年
战争分三个阶段
1.阿希达穆斯战争(前431—前421)
2.尼西阿斯和平(前421—前413)
3.第二次战争(前413—404)
六、古埃及战争史?
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先行者,当中国、古印度、古希腊逐步进入文明的轴心时代时,一个魔鬼帝国却使这两大文明永远成了历史。
1、这个魔鬼帝国便是亚述帝国。
亚述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北部,在公元前7世纪先后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还有埃兰——伊朗地区最古老的文明。
他们的居民,无论老幼,一个都不留,我要用他们的尸体填平城市的街道。
这是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对着巴比伦城说的,事实证明他也是这么做的。巴比伦城在经历亚述屠城后血流成河、尸堆如山,之后整个城市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亚述帝国在历史上以残暴著称,其首都尼尼微被称为“血腥的狮穴”,亚述血腥的征服摧毁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
七、解放战争史书?
关于解放战争的史书有:
1、《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2、《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3、《第四野战军战史》。
4、《雪白血红——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辽沈战役卷》。
5《雄狮狂飙——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
6、《淮海战役亲历记——国民党起义被俘将领回忆》。
7、《威震神州——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
8、《历史在北平拐弯——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平津战役卷》。
9、《第三野战军战史》。
10、《五十四军传奇》。11、《金门战役回忆录》作者叶飞。
12、《百战将星系列》。
八、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特征?
这部著作详略得当,精彩纷呈,而文笔之老练遒劲,论述之精确严密,皆不愧为西方史学的扛鼎之作。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在撰写这部著作时,修昔底德采取了十分严肃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并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
其著作不仅以资料翔实可靠、叙事力求公允而名垂青史,更重要的是他在书中所显示出来的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萌芽也是光彩夺目的,可以说这一点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令人瞩目。
九、英俄战争史?
英俄战争是俄国根据1807年铁尔西特和约参加大陆封锁而引起的一场战争。
1807年8月,英国分舰队袭击俄国的盟国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掠走丹麦几乎全部舰只。俄国随即对英宣战。
战争主要是交战双方的少量兵力在大西洋、地中海、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进行个别的战斗,由于瑞典态度的改变,整个局势对俄国来说变得复杂化了。
尽管瑞典原先同俄国订有条约,但瑞典国王拒不接受俄国要求对英舰关闭瑞典港口的建议,反而于1808年1月同英国签署协定。
根据这项协定,英国政府在一旦瑞典与俄国交战时应向瑞典提供一支1.4万人的军队和每月100万英镑的款项。
俄国的各个分舰队和一些舰艇原来是用以对付拿破仑法国和土耳其的,并且分散在各个战区,现在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俄国舰队就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处境。
波罗的海舰队力量减弱,因为最好的舰只尚在地中海。黑海的海峡被土耳其封闭,俄舰无法通行。海军中将谢尼亚文的分舰队正在从爱琴海向波罗的海返航途中,与本国基地尚无法联系。
俄国准备抗击敌人的进犯。在喀琅施塔得、彼得堡和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构筑了海岸炮台,在许多航道上设置了木桩障碍物。1807年正月,英国在朴次茅斯掠走了俄国“快速”号护航舰和装载供应地中海分舰队所需物资与钱财的“威廉米纳”号运输舰,战端从此开始。
英国舰队封锁了有俄舰驻泊的外国港口,袭击有俄舰停靠的海岸地区,掠走俄国商船。
1807年11月,拥有13艘战列舰,11艘巡航舰,5艘两桅横帆船的英国分舰队封锁了在里斯本港躲避狂风的谢尼亚文分舰队。英军从陆路占领了里斯本,迫使谢尼亚文与英军指挥部举行谈判。
根据达成的协议,俄国的这些舰只在战争结束前由英国政府控制,舰上人员由英船运往里加。
1808年4月21日英军又在西蒙斯敦港湾扣留了俄国海军中校戈洛夫宁率领的开往太平洋进行科学研究的“狄爱娜”号护卫舰。
随后,戈洛夫宁利用狂风大作的时机指挥“狄爱娜”号逃脱。
1808年8月14日,英国人在波罗的海袭击俄舰“弗谢沃洛德”号。该舰人员在进行了顽强抵抗之后,于8月15日烧毁了自己的军舰。
1809年6月初,英国舰队驶入芬兰湾,在那根岛和苏罗普角之间抛锚停泊。数艘英舰在锚地以东直至塞斯卡岛一带水域游戈。
除个别的战斗外,英国人没有对俄国舰队主动出击,而只是掠走并击沉俄国的商船。
1809年9月,波罗的海的作战行动停止了。
1810年在巴伦支海诺尔德卡普角附近,英军又掠走一艘俄国船。航行途中,俄国海员缴下了看守人员的武器,俘虏了他们,终于返回基地。
总的来说,两国都竭力避免决战,这对战争进程是有直接影响的。英国政府不止一次地表示愿意同俄国签订和约。英俄战争使俄国在经济交往上蒙受了巨大损失。拿破仑军队入侵俄国后,俄国便与英国签订了和约。
十、美国的近代战争史?
美国近代跟这几个国家打过仗:
1、美英战争
为了与强大的英帝国对抗,美国先后动员30万人投入这场为争取自身独立而进行的战争。整个战争持续了8年,美国方面共有4044名陆军、342名海军和49名海军陆战队官兵阵亡,其它原因死亡的人数则远大于此。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反对英国干涉并企图夺取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刚诞生不久的美国动员47万人投入这场战争。美陆军阵亡1950人,海军阵亡265人,海军陆战队阵亡45人,共2260人。
2、塞米诺尔战争
共有2000名官兵死亡。美墨战争1846~1848年。陆军阵亡1721人,海军阵亡1人,海军陆战队阵亡11人,共1733人。另外,陆军还多达11550名官兵死于其它原因。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得到了包括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在内的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版图由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成为连接两洋的大国。但对西部的扩张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3、美西战争
陆军阵亡369人,海军阵亡10人,海军陆战队阵亡6人,共385人。另有2061名陆军官兵死于其它原因。共有2446人阵亡。经过近4个月的激战,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一切主权要求,由美国占领,并将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转让给美国;美国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作补偿。
4、美菲战争
共有4243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1918年。陆军阵亡50510人,海军阵亡431人,海军陆战队阵亡2461人,共53402人。死于其它原因的有陆军55868人,海军6856人,海军陆战队390人,共63114人。总计超过11.6万人。
5、朝鲜战争
陆军阵亡27704人,海军阵亡458人,空军阵亡1200人,海军陆战队阵亡4267人,共33629人。死于其它原因的有陆军9429人,海军4043人,空军5884人,海军陆战队1261人,共20617人。总计超过5.4万人。
6、越南战争
陆军阵亡30867人,海军阵亡1599人,空军阵亡1707人,海军陆战队阵亡13066人,共47239人。死于其它原因的人有陆军7251人,海军909人,空军603人,海军陆战队1683人,共10446人。总计超过5.7万人。
7、多米尼加战争
武装侵略多米尼加(1965年4月)。阵亡24人。
8、格林纳达战争
入侵格林纳达(1983年10月)。阵亡18人。
9、利比亚冲突
美国利比亚冲突(1986年3~4月)。死亡2人。
10、巴拿马战争
入侵巴拿马(1989年)。死亡27人。
11、海湾战争
1991年,148人阵亡,其它原因死亡138人,共286人,伤3636人,失踪44人,被俘11人。
12、索马里战争
武装干涉索马里(1993年)。阵亡44人。
13、科索沃战争
在这场历时78天的战争中,北约和美国到底有多少人死亡,至今还是一个谜。北约正式承认无一名军人阵亡,同时又附带说明,在“非战斗条件下”死亡约50人